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字号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提升改革开放新高地,为自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十三五”期间,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为重点,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先后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家,同比增长75%,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纺织服装、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传统优势产业格局。
“十四五”时期,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将始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全州科技创新集聚区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形成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2113”工程,即新增2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研发中心、10家产学研基地和3家双创电商产业园。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精耕细作,在推进产业链自主可控方面精准发力。
强化政策支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围绕营造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从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石油技术服务类企业强化技术合同登记,推进纺织服装企业实施新产品、新技术认定,全方位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优化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搭建双创示范基地跨区域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建设“离岸孵化器”,推广跨区域孵化“飞地模式”。推动建设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相互接续的创业服务合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对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带动作用,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企业技术联盟。一是建设“校 园 企”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增强中试服务和产业孵化能力。紧盯国家即将制定的基础研究十年方案,鼓励示范基地联手各产业龙头企业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紧密型研发联合体,围绕重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每年新增与疆内外高校院所共建的产学研合作载体,实现 研发与产业直接对接,加快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二是建立大中小企业协同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联系机制,带动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瞄准专业细分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切实解决一批制约纺织服装产定、石油技术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切实调动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凯瑞可、黑果枸杞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建设博士后科研站点数达到1个,引进博士后进站人数达到5人,形成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主导产业领域形成明显产业技术优势。
加强科技项目攻关研究。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攻关研究。大力鼓励和支持区内企业和科研机构承担或参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鼓励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开放场景、开放应用、开放创新需求,支持将中小企业首创高科技产品纳入大企业采购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采购支持力度。到2025年,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获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2家,在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领域拥有1-2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强化引智平台建设,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整合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领军人才等创新资源,构筑引智平台。通过引进人才、转化成果、孵化企业、对接资源,从住房保障、创业就业、生活补贴等方面制定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集聚创新人才。形成服务推动开发区、巴州乃至南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实现经开区内所有分园区“点-点”式人才对接平台。
今后,开发区管委会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集聚效应,强化各项措施保障,将科技创新传导致企业端,培育科技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激发龙头企业练好独门绝技,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50家,技术交易合同额累计超过1亿元。使经开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形成南疆科技创新示范区。